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东珠究竟是什么?一颗居然价值30万,已经灭绝

2010年4月8日,香港苏富比拍卖行,要拍卖一串清朝18世纪御制东珠朝珠。这件大清国的王权象征,曾经挂在某位至高无上的皇帝脖子上的超级大项链,由108颗"色若淡金"的上等东珠串成,另有4颗颜色、质料相异的大珠,串在每两个27颗东珠之间,把珠串分成四个等份,称为"结珠"。

最上那颗结珠为葫芦形,称之为"佛头",并用黄丝绦系上宝石饰品,垂在身后,称为"背云"。垂于胸前椭圆形朝珠两侧,还挂有3支如小穗般的绿松石小串,右1、左2,不对称悬挂,称为"计捻",每串两组10枚绿松石,共30枚,表示一个月的30天。确实豪华、高贵,名不虚传。

拍卖开始,在10分钟内,叫价61次,便以6000万港元的天价,落槌成交,让人咋舌。

东珠究竟是什么,价格竟如此令人咂舌

所谓"东珠",是清朝将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(或北珠),用于区别产自南方的南珠。亦被称为"北珠、大珠、美珠",乃是从黑龙江流域的江河中出产的淡水珠蚌里取出的一种珍珠。其与一般珍珠相比因晶莹透彻、圆润巨大,而更显王者尊贵,自古以来便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所必需的进献贡品。

东珠,满语为“塔娜”。是宝中至宝,稀世奇珍。

东珠,是产自满洲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鸭绿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,质地圆润硕大,泽晶莹透澈。因以天然形成,无植核等培养工艺。得之不易,弥足珍贵。

金(女真)、元(蒙古)、明三朝,对名贵珠宝——东珠的欲求日盛一日,而有关女真人采珠、献珠的记载则更是不绝于史册。金末,为与蒙古议和,金帝将其所藏之稀世东珠尽数献予成吉思汗;明末,清太祖努尔哈赤为麻痹明廷而进献东珠,大获恩赏。由东珠这举世罕有的名贵宝物所牵引出的一幕幕兴衰往事,可谓让后人亦为之扼腕叹息。

对于这种稀世罕见的"珍珠",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说法:

"女真人是个善于保守本民族秘密,并善于编造事实的民族,比如他们民族中白姓黑姓的区别,这秘密就一直保守到现代。现代人根据多项研究,只得出了‘白姓大约是王族,是尊贵姓氏,黑姓则较低贱’,这个简单结论。而东珠也是女真人保守的秘密之一。

传说中,东珠是一种冷水蚌所产的珍珠,采集它的时候需要用黑天鹅,黑天鹅吞噬这种珍珠蚌后经过胃液润滑摩擦并排出体外,最终成为‘东珠’这种珍贵的贡品可是到了现代,任人们怎么寻觅,在东三省也找不到相关的冷水珍珠蚌,以至于人们认为这种珍珠蚌已经因过度采掘而绝种了。

这种珍珠晶莹透彻,圆润巨大,最大者直径可达半寸。其中色若淡金者尤贵,颇具珠中王者之像。人说,东珠难得,淡金东珠尤难得。

经历金、元、明三朝,入清以后,河蚌这种无脊椎动物越捕越少,采捕起来已十分艰难,而偏偏清朝统治者对东珠的需求又分外加强了。

清朝在入关以后,将朝珠正式确定为冠服的一种配饰,同时纳入《钦定大清会典》之中,足以看出清朝对朝珠的看重;另外从清历代帝后朝服像中也能发现,努尔哈赤、皇太极和顺治帝当时的冠上并没有朝珠,顺治帝皇后开始佩戴了朝珠,顺治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在晚年时,她的朝服像中也出现了朝珠,而自康熙帝以后的帝后朝服像均有朝珠。

中国史上第一贪官和珅被嘉庆帝赐死,其罪状中就有私藏东珠一项。私藏东珠这种禁物,就是你官做的再大,也是在找死。

如今东珠的价格看看就好了,毕竟实在太昂贵了,离我们较为遥远。

人世间,并不是所有的蚌都能产珍珠,地球上产珍珠的物种就那么几个,但在冷水系环境产珍珠,而且能生产鸽子蛋大小的珍珠,无论生物学家如何努力想象,也无法想象这种冷水蚌的生命力:在冷水里,它的新陈代谢该有多快,才能产下鸽子蛋大小的珍珠?这已经超出地球生命的极限了。

生产这种珍珠的蚌类,无论现代生物学家如何寻找,在黑龙江水系都找不到相关产珠物种的踪迹——居然一个剩下的物种都找不到,甚至连那物种的化石与遗骸,包括绘画图形,都找不到。

声明:本文转自头条号“北京慕名世纪文化",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U20世界杯_u20世界杯葡萄牙 - kwll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